实现廉政文化自觉应做到“三重三戒”
【发稿时间 :2013-10-18 阅读次数:】
来源:中国监察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从广义上说,廉政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指关于廉洁从政的各种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理论等。制度层面是指用来保证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物质层面是指用来体现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廉政文化所必不可少的物化载体。
文化自觉的目的是要使文化在面对新环境、新时代时,能够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在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具有自主能力、取得自主地位,从而实现与时代同行。廉政文化要实现文化自觉,应该做到“三重三戒”:
重精神文化提炼。文化的层面一般由内向外可划分为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等三个层面,精神层是思想基础,是文化的核心。廉政文化的最高境界在于精神文化,它是党员干部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因此,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应不断提炼提升,构建精神高地,通过细节上的培育与浸润,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重制度文化完善。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廉政文化本身不具强制性,必须通过制度的建立,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廉政文化的传递和内化。因此,要将文化固化于制,将已提炼的价值理念和已取得的廉政文化建设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执行下去。
重物质文化打造。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设、积累、共享的物质体和物质环境就是廉政物质文化。廉政物质文化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文化外化于形,通过外化把廉政价值理念变为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转变为廉政建设的物质成果,或在物质成果中体现廉政精神价值取向,实现廉政文化形神高度统一。
戒夜郎自大。从文化环境来看,理论上已经程度不同地把廉政建设纳入“文化”范畴,作为文化现象来考察,如何达到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意义上,而将之纳入“文化”发展轨道加以扶持和推进,还需要假以时日。因此,既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的重要地位,发挥廉政文化的独特功能。又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认识和把握廉政文化的作用,防止片面夸大。文化的生态并非越纯越好,越高越好,在明确主流之下的多元共存、和谐包容才是更合理的文化生态。因此,要确立大局观,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到反腐倡廉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不游离中心,不自行其是,不封闭运行,惟其如此,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才能有所作为。
戒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无助于文化的发展和强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只能是“死水一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化强国战略,突出强调要吸引外来有益文化,毛泽东提出的洋为中用,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这些都是积极的文化态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拿来主义”,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创造,形成特色。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适应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的丰富,不断赋予新内涵,常抓常新,持续发展。
戒急于求成。廉政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廉政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涵养、积淀的过程。廉政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廉政文化建设不会、也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和远见,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切忌拔苗助长,否则,欲速不达。要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独特的作用和力量,感化、悟化人们,使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并用这种文化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文化作为软实力,关键是在“实力”,廉政文化需要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和竞争力。廉政文化需要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谦虚包容的态度对待别的文化,既吸收别人,又让他人借鉴。和时代一起脉动,不断开拓发展新路径,以强烈的责任感学习别人,以高度的自觉性审视发掘自己。(曹继升)